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訊(通訊員 申宣)11月19日,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長沙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長沙學院、長沙市現代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研究會、湖南省生鮮供應協會、湖南省機械工程學會物流工程分會等聯合承辦的“數字賦能 暢通雙循環”為主題的2022首屆長沙國際物流與交通博覽會產業數字化轉型與供應鏈創新論壇在長沙國際會展順利召開。長沙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胡石明、省商務廳自貿區制度創新處處長馬宏平、長沙市人民政府物流與口岸辦公室副主任彭維強、長沙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賀寬等領導,湖南省生鮮供應協會創始會長、湘豐茶業集團董事CEO李中欽博士以及協會代表共同出席,與現場近150多位參會人員共同探討產業數字化轉型與供應鏈創新發展。論壇分兩個階段,分別由長沙學院物流管理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負責人楊芳教授、長沙市現代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研究會秘書長、湖南興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家強擔任主持。
▲長沙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楊芳教授主持論壇開幕式
長沙學院胡石明副校長在致辭中表示,長沙學院作為長沙市政府舉辦的唯一一所本科高校,積極主動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歷年來,取得了一批應用型研究成果,培養了大批優秀實用型人才,在長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學校物流管理為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專業團隊在物流與供應鏈領域人才培養、服務地方產業等方面做出了優秀成績。組織舉辦以“數字賦能 暢通雙循環”為主題的產業數字化轉型與供應鏈創新論壇,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實際行動。
▲長沙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胡石明致辭
▲省商務廳自貿區制度創新處處長馬宏平致辭
▲長沙市人民政府物流與口岸辦公室副主任彭維強致辭
▲長沙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賀寬致辭
▲湖南省生鮮供應協會會長李中欽嘉賓代表發言
論壇會上,來自省內外高校、企業專家就自貿區背景下的中國物流轉型升級、數據驅動的數字經濟發展、農業產業數字化轉型、制造企業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數智化人才培養路徑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中國(上海)自貿區供應鏈研究院院長、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副組長、教育部高校物流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黃有方教授以“自貿區背景下中國物流產業的轉型升級”為題,就自貿區對物流的影響、中國物流業的轉型升級等進行了主題演講,黃教授認為,自貿區建設已經成為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開放的關鍵鏈接,是“雙循環”新格局形成的重要基礎。他從六方面闡述了自貿區對物流的影響。在分析物流業轉型升級的戰略舉措時,黃教授認為,物流業轉型升級需要適應新變化、新環境,需要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三鏈融合,他從11個方面提出物流業轉型升級的戰略舉措。
▲中國(上海)自貿區供應鏈研究院院長黃有方教授主題報告
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數字經濟系主任劉征馳教授以“數據驅動的數字經濟發展”為主題,就不同發展階段新型經濟業態的概念演進、數字經濟內涵與產業劃分、數字經濟定義與組成要素、數字經濟發展的四個著力點、如何理解數據要素價值等內容進行了觀點闡述。
▲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數字經濟系主任劉征馳教授主題報告
湖南省生鮮供應協會創始會長、湘豐茶業集團董事CEO李中欽博士,中車制動智能物流技術與管理專家方忠民博士,長沙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楊芳教授等專家、學者分別圍繞“農業產業數字化轉型”“制造企業供應鏈數字化實踐與提升”“數字經濟時代物流與供應鏈數智化人才培養路徑”等重要議題進行演講報告。
▲論壇報告現場
數智化轉型是產業鏈供應鏈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本次創新論壇有利于各方與會單位更好助力長沙市物流與供應鏈各主體之間交流合作,有利于提升社會各界對產業數字化轉型、供應鏈創新發展與數智化人才培養的關注與理解,助力我省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共同助推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責編:陳潔]
[來源: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