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7-8日,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以視頻會議方式召開了“2020年總干事秘書長工作會議”。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會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理事長張彥敏,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監事長宋天虎,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會黨委委員、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陸大明,副秘書長陳超志、邢梅、左曉衛,中國機械工程學會37個專業分會的總干事、27個省區市機械工程學會的秘書長,《機械工程學報》和《中國機械工程》主編,IFToMM中國委員會秘書長,以及工作總部全體員工共計15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本次會議主要目的是總結交流2019年度學會工作,分析研討學會面臨的新形勢和新問題,明確下一步工作部署和安排。會議分為專題培訓、專題黨課、工作報告、分組研討等內容。在專題培訓部分,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學會管理處張春程處長作了題為《加強分支機構建設促進學會創新發展——新時代學會分支機構建設的思考》的報告。在專題黨課部分,張彥敏常務副理事長通報了前一階段學會系統在疫情防控和助力復工復產方面開展的工作,并著重就貫徹落實中國科協九屆七次全委會會議精神,特別是堅持黨對科技社團領導、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服務科技經濟深度融合提出了具體要求。在工作報告部分,陸大明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做了題為“統一思想統一目標統一行動確保學會事業發展和內部治理雙勝利”的報告。在分組研討部分,7日下午專業分會組圍繞分支機構建設和學會2020年重點工作進行了研討,8日上午省區市學會組圍繞全國學會與省區市學會協同發展和2020年重點工作進行了研討。會議形成如下決議:
一、會議認為,工作報告中提出的黨的建設、會員發展、分支機構管理、學術、科普、智庫、服務科技經濟融合發展、人才舉薦和表彰獎勵、國際和港澳臺地區交流、學會建設等方面的工作符合學會高質量發展的需要,為學會系統2020年工作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畫出了重點,為完成世界一流學會建設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完成本年度的工作目標和學會今后的發展,要適應當前形勢,轉變分支機構的管理模式,使得分支機構更好地參與到學會主線工作中。各省區市學會也要發揮地域優勢,加強聯合,使得學會工作能夠接長手臂、扎根基層。會后,工作總部將結合會上代表們提出的意見對工作報告內容作進一步修改,以文件形式下發到學會各級組織。專業分會和省區市學會將通過各種方式向專業分會委員會委員、省區市學會理事和專委會進一步傳達會議精神,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會議決定,針對會員發展、分支機構管理兩項重點工作,為實現會員發展的目標任務,工作總部要盡快優化會員入會流程,爭取在5月21日會員日之前將推薦專屬二維碼和手機端入會流程優化工作完成,并盡快將新版會員系統改版上線,各專業分會和省區市學會要按照本次會議提出的指標分配方案,完成會員發展任務。為實現分支機構健康發展,各分支機構在2020年5月底之前,按照民政部年檢關于分支機構管理方面的要求,完成自查和整改工作。工作總部要盡快組織研究,圍繞國家社會組織管理的“紅線”,制訂分支機構依法合規運行“負面清單”,制訂相關分支機構管理手冊,強化培訓總部及分支機構工作人員。
三、會議指出,學會系統要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及群團工作的重要論述,引導科技工作者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要按照中國科協“一體兩翼”的工作布局,形成工作總部、專業分會、省區市學會的“一體兩翼”的工作格局,把對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領,落實到學會的具體行動中,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繼續為制造業復工達產紓困解難,為疫情防控和制造業企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要把弘揚科學家精神、作風和學風建設、科學道德等黨和國家關心的問題作為學會工作的重要內容。,探索形成分支機構規范管理新模式。
四、會議指出,要把落實“中國科協2020年服務科技經濟融合發展行動方案”作為本年度重點任務,成立專項工作組,制定實施方案,主動與地方科協合作,積極參加科協組織的百個“科技服務團”,千家學會深入萬家企業,建設服務平臺等各項活動。在推進過程中,要緊緊圍繞服務企業復工達產、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壯大發展新動能這一主線,堅持需求牽引、強調企業主體,全國學會與省區市學會要緊密合作,共同落實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發展行動方案。同時,也要堅持和鞏固大聯合、大協作,順應當今學科交叉、技術融合的大趨勢,依靠聯合體、共同體、聯盟等合作組織,在服務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上做出更大的貢獻。
五、會議強調,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雙重考驗,學會2020年工作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依法合規的工作總基調,堅持發展理念,堅持履行責任使命,更加注重會員發展,更加注重三輪驅動,更加注重夯實發展基礎,更加注重分支機構管理,更加注重增強學會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確保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確保學會向中國科協和廣大會員作出的世界一流學會(一期)建設承諾。